碳達峰、碳中和、節能減排,行業老兵有話說 2021年1月8日,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完善能源消費核算方法,加強節能減排統計。 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長江、黃河、海岸帶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入實施,生態建設得到加強。 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將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 身在中央空調節能領域摸爬滾十余年的“老兵”(私營中小型節能企業的規?!按颉辈黄饋恚?,節能行業急需有良知的從業者,不能只為了立項撈油水、套補貼,需要永遠、且堅持踐行技術節能,堅決擁護國家政策的同志。 “老兵”也要吐吐槽,節能減排國家經呼吁十余年,出臺過國家備案機制及減稅政策,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均出臺過政策支持及節能獎勵,但是市場就是火不起來,海量的存量市場及不斷新增的市場群體,仍然絕大多數還是按部就班的照幾十年前的技術配置系統。 新項目配套落后技術的項目還不是最讓節能人鬧心的,最鬧心的是現在好多新項目借節能之辭,系統配置豪華、品牌配置高大上、部件只要頂級的,但是就是沒有節能效果或者節能效果甚微,只是讓這些非專業節能者多賣設備多賺錢的供口;業主以為花大價錢購置的系統絕對非常先進,結果只是一廂情愿而已,高額投資并沒有換來高額回報,前期多投錢,后期再多花錢運營,后期項目運營一樣是高能耗狀態運行。 國家現在推動以技術創新來逐步解決國外針對我國構筑的技術壁壘,并讓內循環市場強大起來,擺脫依賴外銷模式來實現強國、富民之路,國家政策在提質增效,而有些行業還在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希望能盡早改變這種局面。 中央空調蓄冰、蓄水節能電費優惠政策已實行十余年,真正對于中央空調節能降耗的發展個人認為效果甚微,龐大的中央空調市場仍是高耗能模式運行。其實本人一直排斥中央空調蓄冰、蓄水節能模式,中央空調蓄冰、蓄水并不是真正的技術節能,僅僅是省錢不省電的方法,以前國家只是從節能降耗的方向頌布的這個政策;現在國家政策提高為減少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那么中央空調蓄冰、蓄水運行時的極低運行能效,消耗更多的電能來儲存冷源,發電廠的碳排放并沒有緩解,甚至更多;節能降耗個人覺得不能只是為了省錢,而是從系統末端著手,減少發電廠供給側的化石能源消耗、碳排放才能治本。 發電廠的電能從消耗化石能源到輸出電能到電網,電能傳輸過程中會產生損耗,且發電廠發電越多,碳排放越多;電能到達用戶端,變壓器會產生損耗;用電設備能效比有高有低,運行中的電能消耗也有高有低;個人認為減少發電廠的碳排放,應從用電設備→發電廠這個方向著手,提高用電設備能效比,減少損耗、碳排放。 為提高企事業單位對于節能降耗、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響應,個人認為逐步取消非技術節能的電費補貼、提高用電設備運行能效才能治本,對于通過技術節能并能真正產生節能效益的用電客戶給予電費優惠政策(視節能效益的大小調節電費優惠政策)。 以上個人意見只是節能行業從業者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